廉政文化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
个别领导干部走上违纪违法甚至犯罪道路的时候,他们总会后悔莫及、痛哭流涕地找原因,说是因为平时不注重学习,理想信念动摇,不愿接受监督,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、权力观、地位观、利益观出了问题。他们说的都是真话,但细心考量,发现最实质的其实是缺乏文化理念的支撑,尤其是缺乏廉政文化的教育。因此,领导干部加强廉政文化修养、填补廉政文化“空白”就成了当务之急。
要明确廉政文化的内涵要义。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政的理念、知识、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、社会评价的总和,是廉洁从政行为在观念和文化上的反映。它具有先进性、传承性、群众性、广泛性、多样性和实践性等特征,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功能、熏陶功能、约束功能、凝聚功能、批判功能和监督功能。廉政文化的内涵大体可分为四个层面:一是廉洁的社会文化,要求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,用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去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;二是廉洁的政治文化,要求掌握公共权力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,淡泊名利,恪守宗旨,执政为民;三是廉洁的职业文化,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恪尽职守,爱岗敬业,克己奉公,遵纪守法;四是廉洁的组织文化,要求国家机关、社会团体等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,公正透明,诚实守信,廉洁高效。
要有廉政文化的理念支撑。“厚德始于律己,载物正行天下。”人是廉政建设的主体。有的人因腐败而倒下,除了体制弊端和监督漏洞外,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滋生腐败的文化土壤还存在。有学者曾说:“贪者自贪,廉者自廉,关键在于人,与钱本身无关。”这说明树立什么样的文化理念至关重要,思想支配行动也说明了这个道理。如果满脑子装的是“有权不用,过期作废”、“当官不发财,请我都不来”、“理想理想、有钱就想,前途前途、有钱就图”的封建糟粕文化思想,想叫他不贪都难;如果心中装的是“权是人民给的,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”、“人生的价值不在金钱、地位,还有比金钱、地位更重要的东西”等先进传统文化理念,那他的慎独、慎微、慎欲能力就会强得多。作为一个领导干部,要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、情为民所系、利为民所谋,升华自身廉政文化涵养,“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”。
要营造廉政文化的浓厚氛围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舆论环境对领导干部廉政意识的提高、保持清正廉洁具有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。一种文化一旦被人们所接受,它对人的行为和社会价值取向将产生根本性、长期性、广泛性的影响。人的崇高与卑微、善良与丑恶、自强与懒惰都是教化的结果,并非与生俱来。要改变廉政教育上大课、作报告、树典型的传统做法,引入文化建设的理念,借助现代传媒等各种渠道和手段,形成生动活泼的寓教于乐的廉政文化氛围。廉政文化要富有建设性、实效性,当前最主要的是在“五个一批”上有所创新:组织开展一批有影响的廉政文化活动,创作生产一批符合各阶层文化需求的廉政文化产品,整合建设一批廉政文化阵地,努力打造一批廉政文化精品,精心培养一批廉政文化队伍,做到有活动、有产品、有阵地、有精品、有人才。通过活动,让廉政文化进机关、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校园、进家庭、进企业,在全社会营造“人人思廉、人人崇廉、人人促廉”的浓厚氛围。
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问题。
一要注重营造优良文化氛围,着力于先进文化意识的培养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,外来文化必然会对我国文化进行渗透,必然会引发社会文化观念的多元性,从而导致文化理念发生深刻变化。警惕西方自由主义和不良文化侵蚀,同时防止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不良现象渗透到廉政文化中来,高度重视先进文化意识的培养,就显得刻不容缓。因此,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,要把握正确的文化舆论导向,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,引导党员干部追求积极健康的文化,要引导党员干部做到“三个加强”,即加强高尚情操的培养,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方式;加强文化修养的锤炼,升华自己的人格,培养坚持原则、严以律己的慎独精神;加强利益观的改造,正确处理好工作与休闲、劳动与享乐、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关系,从而促进全社会先进文化的形成。
二要注重增加文化含量,着力于文化观念与文化规范并重格局的形成。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,要重视增加文化含量。一方面,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,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,防止在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前失去自主性。另一方面,要建立制度规范。如近些年来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出的各种“不准”和“规定”,既是一种制度规范,也可称得上是一种对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文化规范。要通过发挥规范的作用,使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廉洁自律习惯。因此,可以说,廉政文化是文化观念与文化规范的相得益彰、有机组合。
三要注重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,着力于领导干部示范效应的发挥。廉政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和体现者是广大党员干部,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。可以说,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倡导者、宣传者、鼓动者的作用。领导干部的模范行为,是一种无声的号召,对廉政文化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模范实践者,率先垂范,身体力行,处处注意自己的“角色形象”,用自己的模范行为赢得广大党员群众的信任,有效地带动清廉党风政风的形成。当然,领导干部在廉政文化中的示范作用,仅仅靠思想道德教育和个人的自觉性,还是不够的,要形成一套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机制。因此,廉政文化的建设需要从党员领导干部人手,加强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与监督,使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得到应有的彰显。
四要注重创新,着力于独具特色的先进文化的构建。创新是廉政文化的生命,是廉政文化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的体现。廉政文化应该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,共性寓于个性之中。不同地区和部门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和干部队伍素质状况。因此,不同地区或部门的廉政文化,应该是建立在共性基础上,突出各自的独特风格,形成具有各地特色的廉政文化。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,一方面,要依靠党委的统一领导、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,坚持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”的方针,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,体现反腐倡廉内容,为广大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。另一方面,要充分运用各地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,使廉政文化根植于多元文化的肥沃土壤中,努力构建既有深刻思想性,又有广泛渗透性和有效教育性的各具特色的廉政文化。只有共性与个性有机融合,才能使廉政文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,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展示其鲜明特色与感召力。(李勇进、付明喜、李鹏飞著《提高领导干部政治鉴别能力》第一章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,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年)